工業母機細分龍頭,典型的精專特新,博亞精工,受益于俄烏沖突
發布時間:
2024-03-13
此前leo跟大家剖析了俄烏地緣政治沖突以來歐美國家的種種無底線行為,將給中國,尤其是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一些機會。
經過一輪暴跌后,很多小票越來越值得關注了!
此前leo跟大家剖析了俄烏地緣政治沖突以來歐美國家的種種無底線行為,將給中國,尤其是中國資本市場帶來的一些機會,其中一個判斷是國產自主化后續還有大機會,因為這次歐美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讓我們更加清楚了,對于中國這樣體量的國家,必須沒有明顯短板,各個行業的國產自主化都必須完成。
加上近期市場非常慘淡,新能源賽道也沒有太多機會,加上很多遠端次新暴跌的厲害,這兩天,leo決定挖掘一些盤子比較小,但基本面還不錯的小盤股。
今天要講,也是一個小盤遠端次新,而且受益于國產自主化帶來的機會,它就是博亞精工。要搞清楚這個公司,有必要先來看一下創始人李文喜的故事,一個似乎注定要跟鋼鐵打一輩子交道的男人。
李文喜來自湖南株洲茶陵縣,一個鐵礦石資源豐富,擁有幾十座冶煉廠的小縣城,長大后,他又去了另一座鋼鐵之城武漢求學,進入了武漢鋼鐵學院(現為武漢科技大學)冶金系,畢業后,進了襄陽軸承廠軸研所,成為了一名技術員。
在工作期間,李文喜專注于技術攻關,主持研發的聯軸器等產品不止填補了國內空白,其中“薄壁軸承CN共滲技術研究”更是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三等獎,他也成為了軸研所材料室主任,后面又見證了公司的上市,已經繼續升職。
但到了2000年,在這家國企呆了16年之久的李文喜,還是想出去做點事情,于是正式辭職,然后先去武漢理工大學讀了個MBA,畢業后就開始了博亞精工的創業歷程。
和鋼鐵打了一輩子交道,李文喜的創業也是基于這個行業,他盯上的是鋼鐵、冶金等行業傳統裝備所使用的精密零部件之一,聯軸器,這是一種冶金行業傳動裝備,作用是將兩個冶金設備聯接起來一同旋轉。
此前此類精密疫情都被國外壟斷了,尤其是日本的企業,價格比國產產品更高不說,進口周期又長,一旦設備出現故障需要更換精密零部件,往往又要好幾個月。
于是李文喜將創業方向瞄準向聯軸器,經過了一年多的研發,公司就具備了這個產品的批量生產能力,后面又經過幾年的市場開發,終于打開了局面。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公司已經成為板帶成形加工精密裝備領域里最具競爭力的企業之一了,形成了板帶成形加工精密裝備及關鍵零部件,以及特種裝備配套零部件兩大產品線,共有數千種型號規格的精密制造體系。
上一頁
上一頁:
推薦新聞
2024-03-13
2024-03-13
2024-03-13
2024-03-13
2024-03-13